各位老师:
为深入践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数字赋能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建设新型数字教育资源,我校启动2025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生智慧课程建设)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的
通过建设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设计科学、教学资源丰富的示范性研究生智慧课程,推动人工智能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促进研究生课程智慧教学模式创新,激发广大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体验与教学效果,助力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
二、建设标准
智慧课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融合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基于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通过AI大模型、大数据及虚拟技术等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体验,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建设理念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研究生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等的教育理念,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提供更符合学生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数智教学资源建设。基于知识图谱、能力图谱、问题图谱和课程思政图谱等梳理教学内容,利用数智技术重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3.数字赋能教学模式改革。基于智慧教学平台、人工智能模型和工具等,强化研究生课程教学特色,加强研讨式、项目式等教学模式改革,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提升的目标。
4.基于数智技术的课程评价考核。利用大数据、大模型等数智技术实时监测和分析,创新研究生课程评价、考核方案。利用智能评价、数字画像等评价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实现课堂的智慧管理和智能决策,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
三、申报要求
1.申报课程须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须完成至少两个教学周期教学活动,且在2025-2026学年正常开课,知识产权明确。
2.课程负责人须为本校专职教师和申报课程的主讲教师,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能力突出。
3.课程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素质优良,团队成员不超过6人。近两年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无教学事故和师德师风问题。
4.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优先支持建设。
5.鼓励校企协同开展产教融合智慧课程建设。
四、申报流程
(一)学院遴选申报
各单位做好宣传组织工作,对参评课程进行意识形态、学术诚信、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审核,内容不得存在思想性、道德性、伦理性、科学性等问题。参评课程的所有团队成员不得存在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问题。
请申报负责人于2025年7月30日前将申报意向报送给学院教学办王老师,并于2025年9月3日前将附件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电子版发送至[email protected]。命名规则:学院序号-课程编号名称。
学院确定推荐申报项目,请于2025年9月9日前将推荐申报的项目《申报书》word电子版、学院《汇总表》Excel版、签章PDF版统一报送至研究生院。邮箱[email protected]。
(二)学校评审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拟立项名单。
五、智慧课程建设与管理
获评建设的智慧课程在建成后须继续运行五年,且定期更新资源和数据。学校对研究生智慧课程立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对课程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和共建共享等进行跟踪监测。对于未持续更新完善、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课程,将予以撤销。
2.研究生智慧课程建设项目将由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对课程进行结题验收。
3.批准建设项目作为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研究经费为1万元/项,主要用于项目建设所需的调研、资料、等费用支出。具体建设经费将由学校进行招投标后,按照财务要求与建设单位统一结算。